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兰陵郡王怎么如此不明大局,现在大辽北有女直之患,南有宋国之忧,他不思如何报国,怎么还把满门心思放在争权夺利之上,如此下去该当如何是好?
在耶律大石眼中,萧奉先现在做的事情完全是本末倒置。
可在枢密使、兰陵郡王萧大人看来,他现在正谋划的事情才是一等一的大事,这个事情直接关系到江山稳固。
至于那些女直之患才是皮毛,大不了辽国放下点面子,和女直人谈判割一点地方给金人就好。
大辽现在还有三京和上京大片州县,如此万里疆域千万百姓,等自己把内部安定下来,女直跳梁小丑,平定他们不过是反掌之间。
这位萧大人,和不少史上的人物打的都是同样的主意:攘外必先安内。
话说这句话其实并不算错,要是国内混战,草头王各自为政,是要先平定内部才能集中全力对外。
只不过现在辽国上下已经算是够安了,要达到像他所设想的那般安静法,华夏上下五千年来还真少得很。
相反该安的倒不是别人,正是一直做着小动作的他自己。
辽国南京道的夜晚一片宁静,只是这份宁静下面,却酝酿起汹涌的波涛。
对于辽国和金国的战事,他们西面的小老弟党项人有着和大宋朝堂上冠冕堂皇的君臣们完全不同的见识。
大宋现在做的是联金伐辽,是因为与契丹人百年仇恨而至。
而西夏小国君臣一心帮助大辽平定叛乱,这并不是李乾顺多么铭记着辽国这么多年来对西夏的扶持和帮助,更不是道宗皇帝一杯毒酒赐予了压制住他的梁太后,而是他对辽金之间强弱的判断出现了错误。
在乾顺的眼里,和萧奉先倒是差不多少,女直人不过是些东海小贼,只要假以时日一定会被大辽剿灭,何不趁着这个机会表一表自己的忠心。
现在宋夏边境,夏人的横山之地尽失,和宋人战略要势已经逆转,将来宋军来攻抵敌不住的时候,也好求大辽出头施压。
乾顺这几日也是心烦,昨日接静塞军司与西寿保泰军司急报,南面宋人沿边寨堡近日与往常大为不同,抹兵利马有大举北上之意。
甚至在昨日静塞军司域内,境内五十里多处,都发现了宋人的探子出没,只可惜未能抓住一两个,问出究竟南朝人打的是什么主意。
自从济宁侯宋江坐镇西北以来,乾顺便严令边塞驻军绝不能轻易挑衅。
实因他知道那位新任边帅宋侯爷,绝不是个和平的主。
现在国力最为疲敝的时候,大夏国最需的是休养生息,只要宋军不主动进攻就是求神拜佛了,哪里还敢轻易的去招惹别人。
乾顺心知自己的国家已然经不起大规模的战事了,先前求功心切的童贯被调离西北时,他还和群臣大肆庆祝了一番。
没料到才两三年的光景,南朝君臣竟然派了个更加生猛的宋江过来坐镇,不禁让乾顺把肠子都悔青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要是年初不听察哥之言,调动军马袭扰宋国边寨,怎么会惹来这么个棘手的人物。
倒不是乾顺如何害怕宋江此人,而是他惧怕两国再起大规模的战事。
宋江在西夏君臣的眼中,实乃好战之徒。
有他来到西北,只恐边患又要再起,大夏永无宁日了。
“传旨,严令沿边众军司,不得轻易出兵挑衅。
要是宋军胆敢越境来攻,务必迎头痛击,但绝不允许任何人率先挑起两国事端。”
乾顺想通了,你南朝要来攻我,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有全力迎敌。
但是现在气氛虽然紧张,宋江却也未必真的敢挑起战争,说不定宋军的举动正是要让自己紧张之余产生错觉,激怒自己先发制人主动出兵南下,给他宋江一个挑起战争的口实。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理论上,他是一个大明的官,但他还有一个副业海盗!当官和当海盗,都是充满了前途的两个职业。海盗抢得,为什么我抢不得?这是他的口头禅。巡检是再小不过的...
陆鹿三岁之前,大家都觉得这孩子命苦,小小年纪便父母双亡,注定要艰难一生。直到某一天大家意外发现某科研界大鳄竟然是陆鹿的大伯。某全球五百强企业总裁竟然是陆鹿的二伯娱乐圈里人气最高的影帝竟然是陆鹿的小叔大伯我为科研事业付出一生,终生未婚,所以我将把科研所获奖金全部留给陆鹿。二伯除了公司我一分钱都不会留给我儿子,名下的资产将全部送给陆鹿。小叔我和我太太都是丁克,所以我们名下的资产也都将给陆鹿。所有人都好奇,几位大佬口中的陆鹿到底有怎样的魔力。竟能白白获得几位大佬数以亿计的财产。结果一查陆鹿,女,三岁,帝都国际幼儿园小班。作者完结文推荐穿成反派的锦鲤亲妈快穿穿成白莲花她亲姐豪门是我提款机穿书神厨的娱乐圈日常土豪网红的败家人生炫富影后古穿今立意温馨治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首富刚上幼儿园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贾二妹今天来大姨妈,不想洗衣做饭不想翻进猪圈铲猪屎,她偷了个懒,掏出一支英雄牌钢笔给丈夫写诉苦信自打嫁入你们向家,我就没睡过一个好觉,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是糊糊,干的是牛活你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