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苏州织造署的后院,爬满青藤的墙下搭着个简陋的绣架,针娘就坐在架前,指尖的银针在绸缎上游走,快得几乎看不清轨迹。
她戴着顶宽檐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削瘦的下颌和抹着胭脂的唇,说话时总带着点刻意掐尖的软语,像极了江南水乡的娇俏女子。
“客官要的‘江山图’还差最后几针呢。”
她拈起根金线,对着日光端详,线轴在她掌心轻轻转动,发出细微的嗡鸣——那线轴是用空心乌木做的,里面藏着极细的铜管,管内灌满了熔化的蜡,遇热就能封住藏在金线里的秘密。
来取货的是个穿青布长衫的男子,袖口绣着半朵梅花,那是太后母族的暗记。
他站在三丈外,目光警惕地扫过四周,确认无人跟踪后才低声道:“凤主那边催得紧,说三日内必须拿到图。”
“急什么。”
针娘轻笑一声,银针突然刺入绸缎,在“长江”
的波痕处挑起根细如发丝的金属线,迎着光看,线身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刻痕,“这图里的山水可不是绣着玩的,每道纹路都对应着一座粮仓的暗格,错半分,就可能指到泥沼里去。”
她的指尖在绸缎上滑动,看似轻抚绣面,实则是在用体温融化线轴里的蜡——那金属线遇热会显现出荧光,在暗处能照亮周围三尺地,正是当年凤主为了方便在暗渠里辨认标记特意设计的。
青衫男子显然没耐心听这些,从怀里摸出个锦盒递过去:“这是定金的尾款,珍珠掺了南海的夜光砂,够你在苏州买个大院子了。”
针娘接过锦盒,却没打开,反而将刚绣好的一角展示给他看——那是“太湖”
的位置,水波用银线和黑线交织绣成,远看是粼粼波光,近看却能发现黑线里藏着的小字:“丙字仓,左三右七”
。
“看到了?”
针娘用银针点点那行字,“丙字仓的暗格在左数第三块砖和右数第七块砖之间,敲三下就能打开。
这图送出去,不知又要多少人因为这几个字掉脑袋。”
青衫男子的脸色沉了沉:“针娘只管绣图,少管闲事。”
“我哪敢管闲事。”
针娘低下头,帽檐遮住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冷光,手里的银针突然转了个方向,在“淮河”
的支流处多绣了道细小的分支——那是她留给自己的后路,万一事败,顺着这道支流能直通太湖的隐秘水道。
等青衫男子离开,针娘立刻收拾绣架,将未完成的“江山图”
卷成细筒,塞进竹制的晾衣杆里。
这晾衣杆是空心的,内壁贴着层防潮的油纸,两端用蜡封死,看起来就像普通的晾衣工具。
她刚把晾衣杆靠在墙角,院外突然传来轻微的响动。
针娘迅速吹灭烛火,翻身跃上屋顶,藏在青藤茂密处。
月光透过叶隙洒下来,照亮她帽檐下的脸——左眉骨处有道浅浅的疤痕,那是当年在暗渠里被凤主用匕首划伤的,也是她脱离凤主控制的记号。
来的是苏明轩和柳氏。
两人借着夜色潜行,柳氏手里拿着片从落霞坞捡到的金线,线身上的刻痕与针娘绣图用的金属线如出一辙。
“就在前面那院子。”
柳氏压低声音,指尖捏着枚铜钱,那是她从针娘丢弃的线轴里找到的,钱眼里嵌着点蜡屑,与金属线的熔点完全吻合。
苏明轩示意柳氏留在墙外接应,自己则翻墙而入。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晾衣杆在风里轻轻摇晃。
姜羽熙费尽心思嫁给了自己心仪的男人,却被狠心抛弃,父母也因为她的固执而死亡。三年后重新回到伤心地,她不折手段报复,却发现自己再厉害,也不过是沈千裘的玩物。她从一个深渊里跳出来,跌入了另一个深渊,但后来发现这似乎不是什么深渊...
...
一个被坏人陷害的高三学生崔杰,被枪毙后灵魂居然俯身在一个皇帝身上,而这个皇帝是一个只有不到一年皇帝命的无道昏君弘光帝朱由崧,也就是历史上的南明小朝廷。崔杰会怎么做呢?想知道就看下去吧!本书不但是跟风(疯),而且还涉嫌抄袭,看惯了历史人物着忙赶场的你肯定深有体会,不说了,看吧!战国时代和三国时代,天下大乱,战火纷飞,派系林立,民不聊生,但是这两个时代天下虽乱,但贤良辈出,由乱而治,独独清末民国时代,可谓一个大乱场,非奸雄不能得势,好人的下场都很悲惨。新书后光绪时代之我的奋斗...
前脚被继母姐姐陷害扫地出门后脚被妖孽大叔拎回家记入户口他宠她入骨,疼她如命让她逃无可逃,避无可避林依然只能扶着酸痛的腰眼泪汪汪的接受傅臣赫,你到底看上我哪一点,我改还不行吗我看上你全身上下每一点,你要怎么改后来,全城的人都知道权势滔天的傅臣赫有个放在心尖上的小娇妻...
唱歌,写书,拍电影,重生之后,愿做最强跨界王。...
作者诸葛之亮的经典小说明朝大忽悠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某家乃是大明第一大忽悠,近代吃货经济理论的创始人,混元形意太极门的掌门人,最大口径嘴炮制造者,喷子之祖,道门之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