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唐诗三百首(..)”
!
金铜仙人辞汉歌
并序
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
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
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
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
渭城已远波声小。
◎青龙元年:魏明帝年号,公元233年。
实际上搬移金铜仙人之事发生在魏明帝景初元年(237)。
◎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汉武帝曾在长安建章宫前建造神仙台,上铸捧盘铜人,以盘接露水服用,希望长生不老。
◎前殿:指曹魏首都洛阳宫殿前。
◎茂陵刘郎秋风客:“茂陵刘郎”
指汉武帝,“秋风客”
指刘彻曾作《秋风辞》。
◎三十六宫:汉武帝在长安有三十六处行宫。
◎渭城:渭水边的城市,即指长安。
咏史诗是唐诗中很常见的题材,一般作者都是站在今人的角度,对古代的事件进行一些评述或者感慨,抒发自己的幽情,但李贺却很少这样做。
李贺的咏史诗,常常是回到历史当时的情境中,在史籍对历史事件的原始记载之上,增加许多自己想象出来的细节,令原本客观冰冷的文字,增添了许多感情色彩。
这篇《金铜仙人辞汉歌》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魏明帝将汉武帝长安建章宫前铸立的铜人,挪移到自己新建造好的洛阳城中,这件事在《三国志》中有所记载;金人临行落泪,在晋人的史书《汉晋春秋》中也曾提及。
但是在李贺看来,单写金人流泪,并不能完全展现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于是特意作诗,将金铜仙人的眼泪与对汉武帝的思念结合在了一起。
这样一来,一个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便加入了汉王朝四百年间的兴衰:金铜仙人的建成,源于汉代全盛时期武帝的个人心愿;而金铜仙人的离去,也成为汉代衰落灭亡的象征。
整首诗虽然不见作者的评价,但王朝的盛衰无常、历史的冰冷残酷,都随着铜人的泪水清晰地流露了出来。
面对这样的场景,又让人怎能不感叹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呢。
宋·赵伯驹
仙山楼阁图
如神灵般强大的上古文明,究竟因何毁灭?楚承脑海中的前世记忆,究竟由何而来?神秘的华亚重工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世之秘?母盒宇宙内的降格位面,究竟是文明传承的自留地,还是神魔圈禁的养殖场?分娩了所有邪神的四维地狱,究竟喻示着怎样的疯狂真相?还有那不可名状的名为阿撒托斯的最终计划,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终极狰狞!?这一切的真相,尽在四维地狱请注意,前方高能!PS1本书为克苏鲁式科幻,格局宏大,反转多,欢迎入坑!PS2本书大恐怖等级划分不可探究级→不可观测级→不可知级...
纯甜撒狗粮清甜日常搞笑听说,宫九爷在A城呼风唤雨,杀个人都可以无声无息。听说,宫九爷暴戾孤僻,不近女色,也不近男色。可是她一回家,宝贝,来举高高亲抱抱。她一失眼,是我工作失职,来宝贝,老公带你上天带你浪。她一离家出走,他就痛苦自责,宫氏别墅确实年久失修,该购新宅了。谁能想,这样的宫九爷竟然把顾九九宠得上天入地。九爷,小太太又打架了。还不赶紧去帮架,别让她小手打疼了。九爷,小太太又要上房瓦了。还不赶紧给她扶稳梯子。顾九九真心想问,是不是传言有误?宫家大少明明不是呼风唤雨,明明就是温柔疼人的二十四孝好老公哟...
一代宗师,邪神鬼医,重生花都,纵横天下!上一世的遗憾,此生一一弥补!...
他乃无双国士,位高权重,尽享无上荣光。他曾戎马数载,战无不胜,建立丰功伟业。今朝,他锦衣归来,重回都市,伊人却已香销玉殒。昔日仇敌,一言诛之巅峰豪门,翻手可灭,就用这万里锦绣山河,为我所爱之人立碑。...
萌宝来袭爹地,妈咪超甜的惨遭亲渣爹陷害,她与将死男人一夜缠绵,最终被逼落魄离开。五年后携萌宝归来,却惹上了顶级冰山大总裁,还被迫签了婚前协议,可说好互不侵犯的,你怎么还花样百出了呢?某总裁,乖,女儿怕你跑了,让我拴紧点。...
(已完结,放心戳)她是京城赵府的六小姐,因与心上人私奔过而被所有人骂成赵府婊子,名声狼籍。亲姐姐当上贵妃的第一道懿旨是把她嫁给一个西域奴为妻,她以为忍受贫苦安生过日子就行,可她的相公一夜之间竟变成先帝遗孤…她的野心也慢慢开始大了起来,朝权利的巅峰爬着,辅佐他成为皇帝,步步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