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房玄龄虽然也出生士族,但他同情寒门,同时也知道寒门崛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他并不反对李世民通过科举的途径来提拔寒门子弟的计划。
房玄龄作为大唐的最出色的宰相,甚至没有之一,无论是政·治眼光还是政治·嗅觉都是顶尖的,自然知道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若是一开始便捧高寒门士子打压世家门阀,那么必将遭受最激烈的对抗,要么李世民忌惮于世家门阀的反抗致使科举制度无疾而终,要么李世民强力推行导致天下大乱……
汉王提出的方法无疑是最稳妥的,在安抚世家门阀的同时,给寒门士子的崛起留下了机会,以一种温吞水的方式,令各方都可接受,不至于产生太过猛烈的情绪…
汉王确实胸怀锦绣,冠绝诸王,是皇室的不世之材,可惜他只是一位庶出王子,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也不知道是喜是忧。
长孙无忌看着手中的资料,警惕心大起,因此这份科举流程环环相扣、面面俱到,即便不修改一个字也能当成科举的典范,作为后世科举的参照物,这汉王之才确实远在太子魏王之上,如果任其发展,皇位花落谁家犹未可知。
长孙无忌沉声道:“汉王殿下心思缜密,思虑周全,这份科举的细节近乎完美,即便尚有一二推敲之处,亦可在筹备过程中进行改善和调整。
但是老夫有一事不明,汉王殿下为何要使用这所谓的弥封、誊录制度,锁院制度,别头试制度,覆核与覆试制度,这样将大大增加阅卷老师的工作量,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这些所谓的弥封、誊录制度,锁院制度,别头试制度,覆核与覆试制度等制度都是后世在唐宋时期为了防止官员徇私舞弊所采用的制度,李恪觉得十分不错,便剽窃了过来。
何为弥封、誊录制度?
弥封制度就是将考生姓名等相关信息遮盖,让考官在阅卷时不知道试卷是何人所做,这样可以规范考官阅卷。
宋太宗淳化三年殿试,时任监丞的陈靖提出应当将考生姓名遮盖,断绝其作弊的可能。
于是宋太宗下令遮盖考生信息,并根据其作答内容判断优劣以便划分等级。
虽然通过弥封制度可以将考生的相关信息遮蔽,但是考官还可以通过辨认字迹的方式作弊。
为了避免这样的漏洞,宋代针对性地又创设了誊录制度。
誊录制度就是指由专门人员即誊录官将考生试卷进行誊写,避免了考官通过辨认字迹而徇私。
何为锁院制度?
锁院制度的院就是指考试的场所—贡院,锁院即在举行考试前封锁贡院,目的在于隔离考官,避免考官与外界有接触,防止其舞弊。
唐长庆四年考生李群到京参加科举考试,但恰逢此时贡院已锁,于是其捶门请求让其入院参加考试,当时的知贡举官李宗闵在问明情况以后,认为李群气度超卓、容貌端正,于是放其进入贡院参加考试,后来李群竟然一举夺魁。
此事说明唐朝确实已经开始实行锁院制度了,但是可以看出当时锁院制度的管理不是足够严格,并且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个问题。
比如就知贡举官来说,先确认由谁担任,然后被确定的考官在进入贡院期间是有时间接受请托的。
中晚唐时期对锁院制度进行了相应的完善,以便发挥其防弊作用。
比如唐朝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不仅要承担锁院这一任务,还要监督考官及考生在贡院封锁期间是否有违规行为。
作者暖暖的经典小说甜宠霸爱重生娇妻吻上瘾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甜宠霸爱重生娇妻吻上瘾前世因为识人不清,一生落魄惨死。重活一世,她只想逆转翻身,不再重蹈覆辙。重回18岁生日宴的前夕,她无奈向他求助,却不料,他单手掐着她的小脸儿。真是个可爱又甜美的小女人。...
凡修士所晓,修真修道修仙修法种种修行,无非为练气修身,而超五界,知万法,识千道,化五行,创法规,掌众生,已达与天同寿,与地共存长生之境。...
失恋已经让她痛彻心扉,某男却幸灾乐祸调侃她,甚至趁虚而入引诱她签了一纸契约。明明对女生不感冒的某男,却鬼使神差容忍她在身边转来转去。更让人诧异的是她没心没肺的性格,居然让某男怦然心动,进而一步一步沦陷。而她也发现,某男其实是一个非常体贴养眼又实用的好男人,把她当成了心头宝,宠得她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
文案三岁父亲失踪,十五岁被挑断手筋,十六岁母亲车祸遇难,十八岁成为全校笑柄直至大学毕业,十九岁被亲叔叔陷害,最终在二十二岁的时候被自己从小便订下娃娃亲的新婚丈夫伙同闺蜜割舌毁容活活烧死...
带着一个游戏的野蛮人系统,穿越成另一个游戏的野蛮人。双重系统,双重升级,双重野蛮人,超级野蛮人!破门迎箭开狂暴,捞柱飞砸战法爷。以亚瑞特圣山之名,杀死巴尔!什么?搞错了?你是杀戮之神巴尔,不是毁灭之王巴尔?管你是谁,照砍不误!...
天地之枷锁,命运之轨迹,不过过眼云烟,可笑的谎言。我从不信命,只信自己。运已不在,我独自前行,登临那九天仙境。这条路上,是杀戮与暴戾,那么我便以杀止杀,以暴制暴,只为兑现昔日的诺言。我之名或遗臭万年,但那也随他吧!我接受放逐系统已激活!启动天赋改造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