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了银子开路,来探明情况的两个小伙立马相信了林海等人并非海盗,拿了银子的那人道:“你既是要买吃食,可到村里去买。”
林海主要是想了解晒盐,于是笑着摆了摆手:“我买了吃的就走,你们可以叫村民把食物送到船上来卖。”
另外那个小伙于是回村报信,顺带也叫大家伙到盐田来继续生产。
眼下是三月中旬,正在旱季的尾巴上,琼南地区气温较高,且雨水较少,正是一年之中晒盐的最佳时期,正如农忙时节不可错过一般。
这小伙走后,林海就和拿了银子的小伙继续攀谈,大致搞清了盐田中那两个池子的作用。
那个高池子名为过滤池,底下铺有茅草,盐泥经翻耙暴晒之后被夯筑到茅草上,一般是用脚踩,然后再在其上灌入海水。
海水慢慢渗漏,透过池底的石缝流入低于地面的卤水池,这样就得到了较高浓度的卤水。
待卤水积蓄到一定数量并沉淀澄清后,再用水桶挑起,一点点浇灌到用石头凿刻的小小盐槽中,最后经过暴晒即可结晶成盐。
以上就是明代的晒盐工艺,盐田、引水渠、蓄海水池、卤水池、盐槽这些基础设施的建造且不说,光是生产过程中的翻耙、夯筑、挑水、刮盐就要持续消耗大量的人力。
“你们这里一共有多少家盐户,每年能晒盐几何?”
林海听完之后皱了皱眉,他知道晒盐比煮盐成本要低,原本以为并不消耗太多人力,没想到竟然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他哪里知道,明初琼州府的盐丁数量就高达五千多人,占到官方在册总人口的1.5%以上,这还只算了正丁,实际盐户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也可能投入到盐业生产中来。
“一共有四十家吧,每年大概能晒两万斤盐。”
小伙说着又道,“听老人说,我们这个盐场原本每年能出八万多斤盐的,但是现在人太少了。”
林海听的心里一沉,一户人家一年也就能产5斤盐,而且听小伙这意思临川场的盐产量并非是受限于盐田面积,而是受限于人力。
换句话说,人均产值也就能到这么高了。
以福建的盐价来说,5斤盐大概也就值5两银子,这是终端市场价,其中大头是盐商的利润,盐户所得只占很小的比例。
就性价比来说,晒盐比种田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怪不得在土地兼并还不严重的明初,朱元璋要用户籍制度来强制一部分人产盐,否则谁愿意干这苦逼差使?
须知晒盐可是重体力劳动,而且要顶着烈日曝晒,毕竟阳光不毒的地方是晒不了盐的。
所以时人有言“天下人惟盐丁最苦”
,这绝不是一句虚言。
金河国目前的情况就和明初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田种,让自由人去从事盐业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看来还是只能靠奴工来解决了……
林海对此也很无奈,他在金河国用高额的田赋来阻止资本流向土地,但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没有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投入到工商业。
须知资本来到这个世间,每个毛孔都在滴血,没有廉价劳动力工商业是很难展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奴隶群体出现在资本主义时代。
大量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或者大量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两杯毒药你总得喝一杯,否则资本是无法完成原始积累的。
仙界丹圣重生异界,修无上功法炼逆天丹药铸绝世神兵。这一世他注定再度登临绝顶,成就长生之道仙临天下!...
...
修仙归来当奶爸修仙归来,有了老婆和孩子。她还要和我...
万法之书?这是什么东西?可以得到什么?宁朗可以告诉你答案。这是来自于小说游戏漫画等等幻想中的力量。只要是能够进化自身的,都可以归类其中。因此,释放着魔法,打着拳法,口里还在念着神言的怪物出现了。...
...
新书极限武修上传了,下面有直通车,或点作者名进去就能看到,拜求各位的支持。少年上山劈柴时,偶得到一个酒坛子,里头漂浮着一座仙人遗留下的岛屿由此,拉开了一段惊天传奇的序幕。真龙岂能戏浅滩?漫漫坎坷修仙路,看他如何创造这段逆天改命的传说!-----------本书越到后面,越会是渐入佳境,不信的话各位耐心试读一下,绝对会有惊喜。坛仙群49753008,107779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