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今天李青林他们第一趟挑回来大概一百三十斤桐籽,四个大人挑回来大概三百四五十斤桐果籽,总共约四百八十斤桐果籽,一百斤桐果籽能剥出五十多斤桐籽,一百斤桐籽能剥出六十多斤桐仁,而一百斤桐仁能榨出五六十斤桐油,今天捡回来的这么多桐籽可榨出七十多斤桐油,还能得到七十多斤桐籽饼。
年前镇上榨油作坊收购一百斤桐油要十六块大洋,今天四百八十斤桐籽最少能获得十块大洋,预计林子里还能捡到一千斤,总共能卖得三十多块大洋,二百多斤桐籽饼,剩下的桐籽壳烧成灰也是最好的钾肥呢。
李万全和李万祥商量好,等桐油卖完了就将这些钱和东西一家一半分了。
李青林已经吃饱了,坐在一边听两个家主在算账。
听他们说得这么热闹,说到最后谈到分钱分物就算完了,就问了一句:“这么多钱准备怎么花?”
李万祥一愣,笑道:“分了桐籽饼就做肥料,下到地里做底肥特别好,粮食就会大丰收,家里有了粮食明年大家就不会饿肚子啊;分了大洋就存起来,需要急用的时候拿出来用啊!”
前世受过现代教育、经历过商品社会、做过企业业务员的李青林很不以为然,他说:“桐籽饼做饼肥我没意见,可是大洋都放在家里我觉得不划算。
三十块大洋放一百年还是三十块,不会变成三十一块,难道不能用别的方法让这三十块大洋变成四十块、五十块?比如说拿出去投资。”
“啥叫投资?”
李万祥听不明白。
李青林心里一惊,这又是个破绽,还好他们觉得这个“投资”
很神秘,没有怀疑。
要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还是要用他们能听得懂的话说给他们听,等他们明白了用钱来挣钱的道理,他们才会信服。
李青林说:“比如说,花两块大洋买了一百斤饼肥下到地里,明年粮食增产五百斤,而这五百斤粮食能卖三块大洋,这两块大洋不就变成三块了?再比如给熟人铺子里入股十块大洋,年底分红两块大洋,这不就是十块大洋变成十二块大洋了?”
多下肥料多打粮食这个道理李万全和李万祥不用说都懂得,把自家的钱放到别人的铺子里,这种事情打死他们也不会做。
李万全问:“青林的意思是不是都买饼肥?”
李万祥也点头道:“还是把饼肥下到地里保险。
咱家地里粮食打得少,就是因为肥料不足。”
李青林说:“地里下肥料也不是越多越好,另外也不一定都用饼肥。
肥料下到地里,还要等好几个月才能收获,特别是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风调雨顺的年成能多打粮食,要是灾年,肥料下到地里也打了水漂。”
李万祥急道:“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青林你说该怎么办?”
李青林用手一指墙角边摆放的一部破旧的纺车,说道:“咱们买点皮棉,在家纺成棉纱,再卖给织布的人,总能挣点钱,这样来钱也快些。
另外即使是棉纱、棉纱跌价,这些东西总能自家用的上,不会亏多少钱。”
听李青林这么一说,所有的人都点头称是。
两个女主人格外的积极,说以后即使是阴雨天、冬闲的日子也不会闲着了,纺纱又没什么技术,在这里只要是女人都会纺,只要纺车一摇,女人也能挣钱了。
有了李青林的提示,四个大人开始热烈讨论起买棉纺纱的宏伟计划来。
李青林只不过知道民国时期的农村还是穿土布,估摸着纺纱织布应该能挣钱,至于怎么纺纱、怎么织布,他是一窍不通。
既然长辈们有热情,不如让他们去伤脑筋去吧!
李青奇已经在打瞌睡了,坐在桌子边耷拉着脑袋,头一点一点的。
李万祥打发卫三丫帯李青奇回家睡觉,四个大人继续讨论纺纱大计。
今天李青林走了那么多路,经历了那么多事,他感到有点累,打了个哈欠就回屋睡觉去了。
李青林今天实在是太累了,头刚挨着枕头就睡着了。
;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理论上,他是一个大明的官,但他还有一个副业海盗!当官和当海盗,都是充满了前途的两个职业。海盗抢得,为什么我抢不得?这是他的口头禅。巡检是再小不过的...
陆鹿三岁之前,大家都觉得这孩子命苦,小小年纪便父母双亡,注定要艰难一生。直到某一天大家意外发现某科研界大鳄竟然是陆鹿的大伯。某全球五百强企业总裁竟然是陆鹿的二伯娱乐圈里人气最高的影帝竟然是陆鹿的小叔大伯我为科研事业付出一生,终生未婚,所以我将把科研所获奖金全部留给陆鹿。二伯除了公司我一分钱都不会留给我儿子,名下的资产将全部送给陆鹿。小叔我和我太太都是丁克,所以我们名下的资产也都将给陆鹿。所有人都好奇,几位大佬口中的陆鹿到底有怎样的魔力。竟能白白获得几位大佬数以亿计的财产。结果一查陆鹿,女,三岁,帝都国际幼儿园小班。作者完结文推荐穿成反派的锦鲤亲妈快穿穿成白莲花她亲姐豪门是我提款机穿书神厨的娱乐圈日常土豪网红的败家人生炫富影后古穿今立意温馨治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首富刚上幼儿园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贾二妹今天来大姨妈,不想洗衣做饭不想翻进猪圈铲猪屎,她偷了个懒,掏出一支英雄牌钢笔给丈夫写诉苦信自打嫁入你们向家,我就没睡过一个好觉,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是糊糊,干的是牛活你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