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本村念完四年小学,小米云就要离开村里外出继续深造了,村子里整个80年代都差不多如此,小一点的村子都只开到四年级,大一点的村子才设有五六年级,整个乡镇也只有五六所小学设有五六年级,另外十几个村子都是没有五六年级的,五六年级一般都是汇聚了三五个村子的学员。
原则上和现在城里就近入学一样,都是按地理位置就读,也有家长择学校不选地理位置就近,毕竟每户人家的理念都不同,小米云就是遵循地理位置优先原则,全班12个只有两个选择了玉龙小学,这家小学汇聚了附近四五个村子的学员一班四五十人左右,本村学生居多,第一次入学是父亲相送,带有行李被子,需要寄宿,因为隔一道河,路程只有七八里路,住的是原老师的休息室,上下1.5米宽铁床,五六年级学生混住,五年级2人,六年级三四人左右,上届一班有四十多人,村里有也只来三四个人,基本上都是我村的学生,附近几个村子的学生都相对近点,也有隔一道河的,也就一个河堤,河堤下面二里路左右就是学校,隔一道河全程也只有三四里路,不用再住宿,放学可以每天回家。
五年级的第一年住的相对还好点,人也还有五六个,一周一回家,晚上还要上晚自习课,虽然只有五六个学生,每周日晚上点名报到,大概两小时左右的晚自习课。
五六年级的两年换了几次宿舍,最差的一次住的猪圈,以前学校喂猪的房间,后来学校不喂猪,荒废了,我们有一学期就搬进了以前的猪圈,大概是我上六年级的时候,全宿舍两个年级也就只有四个人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龙卷风的影响,当时还在学校住宿,亲眼所见,近三十年内地第一次那么大的龙卷风,听说有十几级,当时也没有应急预案讲究,该上课上课,没有停课安排。
百年一遇的龙卷风,应该是小米云六年级的时候,具体年份不清楚,大概97年左右。
龙卷风应该是晚饭后不久,危害有多大没有统计,一眼看到的景象就是,三四人合抱的大树连根拔起,刮倒了无数民房,电线杆和树木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躺在路边,这还是事后看到的景象,刮风下雨的景象当时要怎么描述,看到的教室上面的瓦片都是直飞出去,有点像白蛇传里面的水漫金山寺的场景,真的是百年难遇,这是肉眼能看到的,当时只觉得寒冷,瑟瑟发抖,身体打冷颤,不是被眼前恐怖的场景吓到了,应该是当时的温差太低,穿的短袖短裤的原因,而且人就站在教室外面的屋檐下两个拳头宽的走廊下观看,连小雨都遮挡不住,伞是不可能打,一打开,就能直接升空,砖瓦都能平行直飞,学校院墙四处倒塌不少地带,当时就零星的几人在学校,大部分师生不在,可能有接到通知提前放学了,毕竟二十年前的事了,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只能有限的记得某些片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玉龙小学五六年级的寄宿生活和学习,最终有什么收获,现在想来还是有那么一点的,提早出去独立生活,自己洗衣服,自己管理一周的生活费菜钱,因为初二以前的搭餐模式都是学校只提供白米饭,菜学生自己解决,大米也要家长自带,一学期一上交,学校附近的农户会卖菜,一两毛钱一餐的菜就可以吃的很好了,有荤有素,鱼炸辣椒糊是当时的最爱,成本最低的菜,但是也很鲜美,哪怕一条小鱼做出来的鱼炸辣椒糊,就是素菜,青菜炸辣椒糊也还好吃。
主要能下饭,但住宿的几个学生可能周日去学校当晚就能败光一周的生活费,然后一周就只能光吃白米饭,不吃菜,吃老师们用餐完的一点剩菜,或者去学校小卖部赊账,周而复始的赊账记账生涯,这就是小伙伴不善管理钱财的后果,当时赊账主要就是油炸花生米和蚕豆,一毛钱一小酒杯,下饭和当零食都是最佳商品。
而且小伙伴还会自己带菜,基本上能管个两三天,然后同学救济一点,分点菜,老师的子女也会分点菜给我们,老师的子女也会和我们住宿的学生一起上晚自习,如果我们不上晚自习在外面玩耍被校长和老师抓到了,还要挨一顿胖揍,老师们周日也进行晚办公,就像现在公司的周例会一样,老师们也会周日晚进行一次晚办公例会,据说有几十年的习惯了。
五六年级有什么娱乐活动,那就多的去了,比村里一到四年级的丰盛不知多少,玩的项目也是五花八门,毕竟汇聚了四五个村子的学生过来,我们村出来的学生成绩肯定是整体上跟不上其他村子了,就不说成绩了,反正不管去那个村的学校,我们村这批学生注定都是中下排名,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以前基本没法改变,都是高中后才厚积薄发发力。
外面村子的体育课可以打兵乓球,不再是纯粹的自由活动了,我也是五年级开始才学会打兵乓球,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大学都是,虽然可能三五岁就满屋子的玩那些黄色的兵乓球,真正上手的还是五六年级,一是体育课被动必打的原因,然后就是课间十分钟休息,早中午晚饭后的兵乓球时间比较多,老师们,老师们的子女和我们住宿人员,教职工家属,都很热爱兵乓球这项运动,也难怪中国兵乓球领先全球几十年不倒。
没办法,小时候穷,乒乓球最经济,而且老少皆宜,基本上是全民运动项目,只要有条件,家里都可以摆下战台。
五六年级的两年,小米云打下了很好的乒乓球基础,国人的乒乓球基础整体都不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云龙小学除了兵乓球,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项目能传下来,弹珠子游戏就不多说了,五六种玩法,手推和手掉,还有和高尔夫进洞模式的玩法,有的限工作台,有的不限地界,一元钱十颗珠子,碰撞消耗很大,破碎概率大,有三四年很盛行弹珠子游戏,有限的条件只能玩那些游戏。
再就是暴力运动游戏,这个太多了,运动量大,而且有很多种运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单腿跳跃互撞人游戏,这个也盛行过几年,在各花台上推人下地运动,花台十几平方,水泥修筑的花台,里面种植不少花草,有十几条水泥制作的花台环绕十几平米,可以同时供二十多人在上面运动推人游戏,有一定的危险,如果头碰水泥会出事故,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克制,只把同学推下水泥花台就算胜利,应该也没出事故,可能有小伤,擦破点皮,反正有场地,就有想象,没有条件,同学们会自己创造条件,创造各种对战模式。
还有一种常玩的游戏,在地上画两个大方块,对战双方各占一个城池,我们叫占城游戏,城内可以双脚落地,城外只能单脚,双脚落地淘汰,城内可以两边拔河似的拉人出局,双方城内最内角各小一方块,对方只要落脚对方的小方块就是占城胜利,这个玩起来也有一定的风险,男女都能玩,比花台推人下地的游戏危险系数小很多,这个游戏后来有引进回村,也有一定的改进,就是城堡路线优化,反正80年代的人应该都玩过类似的占城暴力运动游戏。
最后讲下跳房子游戏,应该很多人玩过,就是串一串橘子皮形成的手环,双八块小方块,单脚从尾跳到头,把橘子皮手环踢到头部方块,然后双脚落地,用单脚踢回尾部方块内,再单脚跳回尾部方块内用手捡回来,从尾一跳到尾八算胜利,方法全国大同小异。
还有一种多人暴力运动游戏,名字叫点穴,双方挑选好人对战,不限人数,双方都可以百人对战,玩法很简单,在一定的时间俘虏对方人多算胜利,一两小时一场,结合了躲猫猫和推人能运动,单人和团队都可以玩,对战双方不经意的碰触对方身体某个部位,喊声点穴,就算完成了,被点中的对手就成了俘虏,可以等队友来救回去,被对方集中看押,由于不限场地,就是一个大型的躲猫猫现场,只要不出来点穴,可以找不到人,然后突然出来,出其不意的点穴对方,俘虏对方,这个游戏相对温和,没有大的安全风险,也适合大规模的人玩,就是时长太长,躲得太远,可以躲回家吃饭睡觉。
不限场地和时间,还要战果就比较鸡肋了,为了不被对方俘虏,都躲回家吃饭睡觉了。
喜欢80后的回忆录请大家收藏:()80后的回忆录
双重生夜千璃借体重生,本想痛改前非,好好的报报仇,然后在养养徒弟,结果徒弟越养越歪。不仅感叹这徒弟实在是不好养魔君顾祁重活一世,怎么也不明白为何上辈子手刃自己的仇人,如今却成了自己的师傅!而且这师傅似乎脑子不好使宠徒狂魔夜千璃,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心心念念,放在心尖尖的乖徒弟,从头到尾都只想要她的命...
...
一次意外,让主角的大脑发生了奇特的变异,打开了脑域开发这扇通往神秘宇宙的大门,不仅让他获得了如同‘神’一般强大的念力控制和精神感知,还拥有了堪比超级计算机的记忆与分析运算能力。有了念力和超脑能做什么呢?主角的答案是除了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之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有了念力,就是这么任性→→。逍遥于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沼泽丛林,探索地球充满神秘未知的北纬30°线。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暗地里发展了一下黑科技,却一不留神就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脚步。脑域开发进度102050100恭喜你,你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神本书群号3497,8857PS主角脑域开发的能力可以参考一下电影超体,当然,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电影仅供参考。特别提示本书无修真,无其他异能者,无龙组,无什么古武世家→→...
带着特异能力重生到二十年前,你会选择什么?金钱?美女?权力?写几首歌捧几个美女天后出来,拍几部电影流水线制作明星,投几个潜力公司赚大钱,淘几个古董宝贝也有火眼金睛。这是一个牛笔到爆的故事!...
时间2015年(5月20日)地点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人物唐吉(中美混血,父中母美,十三岁全家移民美国,属美裔华人)人物丧尸(由人类感染病毒所变)本书没有异能,没有飞天遁地,没有力大无穷,这是一本写实类的丧尸小说。高中舞会皇后红灯区应召女郎刻薄的公司高管黑帮枪手瘾君子等等,这些人都将粉墨登场。希望写的会激情热血,当然少不了前期的个人英雄主义以及后期的团队合作。首先,不喜误入吧,如果想看超能力之类的,一个人一挥手横扫一大片丧尸之类的,那就不要点开了,保证没有。其实本书可以当作一本黑暗都市小说来看,人性,有时比丧尸更可怕!PS本书之所以将地点定位在美国,是因为本朝有些东西不能写,会和谐,写实类的必不可少要涉及到那些,所以我还是去黑美帝吧!...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长安肆少的经典小说灯影山河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灯影中的山水情缘,山河中的恩爱情仇。一群青年的一次旅行,夜遇层层展开,因为江河上的灯影,因为画乡的重重迷雾,他们寻觅着,追逐着,喧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