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德国(..)”
!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70年代德国形成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因德国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
这场运动反对封建割据,批判死气沉沉的封建文学艺术和虚伪道德,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歌颂“自然”
,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克林格、歌德、席勒是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
克林格和《狂飙突进》No.1
《领主和他的一家人》
《有景色的城堡》
“狂飙突进运动”
的名字来源于德国剧作家克林格在1777年所写的剧本《狂飙突进》。
这位18世纪的剧作家和歌德、席勒等人处于一个年代。
他家境贫寒,青年时因为条件所限辍学回家,不过这倒帮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他和几个知己好友成立了一个剧团,从此开始了戏剧创作生涯。
克林格深受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影响,他的剧本力图打破旧时期的戒律,以反抗社会现状为主题。
1774年到1775年,克林格相继完成了剧本《奥托》和《受折磨的女人》。
1777年,克林格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狂飙突进》,这个剧本描写了两个到北美殖民地参加独立战争的青年人在战争中成为战友、从而消除父辈误会的故事。
歌德No.2
这幅绘画描述了小说《浮士德》中主人公所面对的种种诱惑。
作为18世纪到19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歌德一直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坚力量,他和诗人席勒并称为这场运动的“两大旗手”
。
歌德从1770年开始学习莎士比亚戏剧和古希腊的诗歌,从而确立了他清新质朴的创作风格。
在此后的几年中,歌德先后完成了多首赞美自然、讴歌爱情与友谊的抒情诗,比如《欢会与离别》《五月之歌》等。
此外,歌德还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普罗米修斯》,这部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的诗剧表达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除了诗歌外,歌德的小说也具有浓郁的反抗精神。
在他的早期小说《葛兹·冯·伯里欣根》中,主人公葛兹被描写成一个反对封建暴政、渴望自由、同情百姓的人物,可以说歌德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赋予了自己笔下的主人公。
此后,歌德又相继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名著。
狂飙突进运动在他的笔下迸发出了最强音。
席勒No.3
歌德画像
作为狂飙突进运动中的另一位“旗手”
,席勒同样是一位文学巨匠。
他出生在德国马尔巴赫城的一个平民家庭,14岁时被迫进入军事学校学习。
经过8年痛苦、封闭的军校生活,22岁的席勒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从1780年到1784年,席勒先后完成了《强盗》《阴谋与爱情》《唐·卡洛斯》等几部伟大的戏剧。
1794年,席勒结识了他一生的挚友歌德,两人一起将德国文学引入了黄金时代。
1799年,席勒完成了他著名的历史剧《华伦斯坦》三部曲。
《华伦斯坦》取材于三十年战争中的史实,强烈地表达了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统一的理想。
六年前,他惨遭陷害,家破人亡。六年后,他王者归来,天威浩荡。为挚爱,他十步杀一人。为亲人,他一手遮九天。...
孙磊微微一笑,抬手破开阴阳路。感动不?魑魅魍魉,妖魔鬼怪,不敢动,不敢动...
...
作者塞上曲的经典小说至尊医婿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上门女婿孙泽,意外得到药王孙思邈的传承,习得一身绝学的孙泽,从此踏上了赘婿逆袭之路,数次挽救妻家于危难,打下自己的基业,纵横都市,风生水起。孙泽的种种惊人作为,自然引起多股神秘力量的注意,各种危险纷至沓来...
我只是乡间一个小道士,并非天生异命。却在修道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奇遇,最终致使我放弃了修道。而我想在这一切忘记之前,把它们写作故事,记录下来。世间的事,亦如大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妖孽保镖进都市,面对风情万种的豪门大小姐,他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个妖精我收了!面对咄咄逼人的强敌,他用他的热血铁拳,将对手统统踩在脚下。他说,龙就是龙,在哪儿都是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