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964年6月29日7时,修改后的“东风2号”
中程导弹又重新矗立在酒泉靶场的发射台上。
各项仪表和整个系统经过反复测试,表明性能良好,全弹处于待发状态。
钱学森作为发射现场最高技术负责人与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并肩站在发射场的指挥室内。
地下控制室内静穆庄重。
经历了曲折后的人们沉着镇静,不再像上次那样冒冒失失的了。
突然,两颗绿色信号弹划破晨空。
“点火!”
随着一声响彻大地的巨雷,导弹腾空而起,扶摇直上。
它喷着长长的火舌,按预定的弹道向目标区飞去。
在北京总部,中央领导同志很快接到了现场总指挥张爱萍打来的电话:
“东风2号地地导弹,经与钱学森同志共商,于今晨7时5分正式发射。
发射很成功,很顺利!”
7月9日、11日,又连续发射两枚“东风2号”
,均获圆满成功!
10月,埋头于祖国火箭、导弹事业的钱学森和他的同事们,热火朝天地在我国西北发射基地紧张地准备着又一次全新的导弹试验,即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
飞行试验。
1966年10月27日11时,中国首枚导弹核武器发射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发射非常顺利,也非常成功!
弹头飞越了预定的距离,并精确命中目标。
钱学森、聂荣臻,乃至一切了解并关心这次发射试验的人的担心,都随着一声成功的巨响消解了!
聂荣臻激动得向钱学森扑去,两人热烈拥抱,热泪流在了一起。
从这一天起,中国在世界上确立起了拥有核武器大国的地位!
钱学森也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
“1059”
导弹的成功,是我军武器装备和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向全世界证明,曾经发明了古代火箭的中国,从此结束了没有导弹武器的历史。
“1059”
导弹的成功,也是我国导弹研制、生产的一个良好开端,标志着我国在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为今后新型导弹的自行设计和生产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从那时起,我国的战略导弹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级到多级、从近程到远程、从液体到固体地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两弹结合爆炸原子弹
1956年,周恩来亲自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技发展12年规划,把发展原子弹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合作发展核武器的协定,并于次年8月,撤走全部专家,带走了重要图纸资料,停止供应设备材料,给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核弹研制工作造成了巨大损失和严重困难。
就在这紧要关头,中共中央毅然决定:
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把原子弹研制出来。
毛泽东明确指出:
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
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
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买了个系统,我穿越了。带着一帮弱鸡仙女,我没有慌,你们猥琐发育,我负责浪。...
他乃无双国士,位高权重,尽享无上荣光。他曾戎马数载,战无不胜,建立丰功伟业。今朝,他锦衣归来,重回都市,伊人却已香销玉殒。昔日仇敌,一言诛之巅峰豪门,翻手可灭,就用这万里锦绣山河,为我所爱之人立碑。...
车祸出院那天被老公劈腿离婚,婆婆驱逐出家门,本来以为生活水深火热不见天日,怎知遇到了他...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豪门弃少兵解仙人,两种元素的融合,瞬间感觉看点十足,有木有?...
秦始皇,你还没还债呢,不能死啊!盘古,你不能开天,要不然我到哪找你还钱啊。一个对生活没希望的高中生,得到了收债系统后,穿越到各个世界去收债,危险重重。...